复盘日本“失去的三十年”的经济历程,分析中国未来10年的楼市、股市和就业机会
复盘日本“失去的三十年”的经济历程,分析中国未来10年的楼市、股市和就业机会
第一部分:复盘日本“失去的三十年”
-
泡沫的形成与破裂:
- 战后增长: 二战后,在美国的产业转移和朝鲜战争的刺激下,日本经济高速发展。
- 国民收入倍增: 1960年代,池田勇人首相提出“国民收入倍增计划”,大幅提高了民众收入和消费能力。
- 列岛改造计划与泡沫: 1970年代起的大规模基建和房地产开发,叠加1980年代企业和居民部门大规模举债投资,共同催生了巨大的房地产泡沫。1987-1990年,东京房价上涨了约140%。
-
泡沫破裂后的政府应对及其后果:
- 兜底银行与大企业: 泡沫破裂后,日本政府选择救助银行。由于日本的银行与大企业通过交叉持股(财阀模式)深度绑定,救银行实质上就是救大企业,保住了老员工的“终身雇佣制”。
- 牺牲了一代年轻人: 这种做法导致大企业无法扩招,社会就业岗位锐减,让1990年代进入社会的年轻人(1970年左右出生的一代)陷入“就业冰河时代”。
- 两大失败的政策:
- 乡村振兴: 鼓励年轻人去农村发展,但大量基建投资最终导致地方腐败和债务问题,以失败告终。
- 学历扩招: 为缓解就业压力,政府大幅增加硕士和博士招生,但由于“科学立国”策略的失败,导致了严重的学历贬值,高学历年轻人依然找不到工作。
- 结果: 整整一代年轻人(曾经的“天之骄子”)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错失了10-20年的发展机会,很多人最终沦为派遣工、临时工,甚至成为“独居老人”,付出了沉重的代价。
-
21世纪的复苏之路:
- 小泉改革: 整治银行不良贷款,为金融系统排雷。
- 安倍经济学: 核心是“量化宽松”,通过大规模印钞、压低国债利率、推动日元贬值来刺激出口和修复企业与居民的资产负债表。这使得日本股市和楼市从2013年左右开始复苏。
第二部分:对中国的启示与未来10年预测
-
楼市预测:
- 底部时间: 预计在2027年见底,2028年开始复苏。
- 未来趋势: 不会再有全国普涨行情。一个城市的房产价值,根本上取决于其产业是否有吸引力,能否带来人口净流入。
-
股市展望:
- 潜力更大: 作者认为,在经历地产泡沫后,股市的投资回报弹性要高于楼市。
- 结构性牛市的前提: 必须同时满足 “企业资产负债表修复(利润增长)” 和 “居民资产负债表修复(收入提高)” 两个条件。目前中国企业利润已有改善迹象,但居民收入仍需提升。
-
年轻人的机会:
- 向外走(出海): 将国内的成熟或过剩产业(如水泥)带到发展中国家,寻找新市场。
- 留在国内:
- 高学历/高技术人才: 聚焦于高端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。
- 其他年轻人: 关注三个领域:消费降级(如折扣零食店)、养老护理和医药健康行业。
结论:
日本“失去的三十年”的根本原因,是在世界经济向前发展时,错失了调整自身经济结构的历史性机会。其复苏的代价是牺牲了整整一代人的前途。这段历史对中国具有极强的参考价值,无论是个人投资决策还是职业规划,都能从中获得深刻的启示。
本文是转载文章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建议访问原文,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。
评论
匿名评论
隐私政策
你无需删除空行,直接评论以获取最佳展示效果